陵阳公样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即用对称形式结构的纹样,也是唐代织锦中经常采用并有特色的图案形式。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窦师纶,官益州大行台,兼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
唐太宗时,益州(今四川省)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组织设计了许多锦、绫新花样,如著名的雉、斗羊、翔凤、游麟等,这些章彩奇丽的纹样不但在国内流行,也很受国外欢迎。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在西北出土的丝织物,及流传到日本而被保存下来的唐代织物,还可以看到陵阳公样的特殊风格。如唐永徽四年的对马纹锦、和对狮、对羊、对鹿、对凤等纹样,都突破了六朝来传统的装饰风格,又吸收了外来营养,富有独创性。大都以团窠为主体,围以联珠纹,团窠中央饰以各种动植物纹样,显得新颖、秀丽。
典型陵阳公样 团窠宝花水鸟印花娟


陵阳公样是一种以花卉作为团窠环、内含动物主题的图案。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即指陵阳公样。其表现形式有宝花环和卷草环。宝花环以宝花的外圈作团窠环,中间再填以主题纹样。卷草环又称唐草,是从莨苕叶或忍冬纹、葡萄藤蔓纹样变化而来,卷草的枝蔓通常以“S”形盘绕,十分华丽。蜀锦是中国丝织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联珠狩猎纹锦


缠枝葡萄舞凤纹锦是以宝相花和缠枝葡萄纹围环瑞鸟凤凰的团花纹样。藻曜而高翔,书之凤凰也。该锦展现出“云中见祥凤,百鸟无文章”之凤凰于飞的恢弘大气。纹样富丽丰满,内涵吉祥,为典型的唐代“陵阳公样”图案式样。日本奈良正仓院藏。葡萄由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国,唐代缠枝葡萄纹为工艺装饰和建筑装饰非常流行的纹样题材。缠枝葡萄舞凤纹锦


唐代蜀锦“陵阳公样”是中国织锦艺术的精粹,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装饰格式,不仅影响到宋明后世,而且影响到欧洲文艺复兴,是大唐文化的瑰宝。从心开启蜀锦般的织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