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以桑蚕丝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具有地方风格(原古蜀郡现四川成都地区)的提花锦类丝织物。常以多重彩经或彩纬起彩、起花,其织物表面呈现多种纹织组织,分为“经锦和纬锦”两大类。
按照蜀锦纹织工艺设计要求,将图案和色彩转换(行话称为编结)成可程序控制的提花织造工艺语言——花本,然后将花本过到花楼织机上要提花的纤绳中(称为过花或上花、接花本)。
而纤绳的多少由纹织物的经线数决定,然后由装造工人挽综丝、纤绳下料、挽把、烫蜡、挂吊、连接,按程序组装到花楼织机上。
再将整理好的经线按纹织工艺要求挂下坠、穿综、过筘(上述所有的工种工序行话称为:打瓤子、穿吊,书面用语为:纹织装造)
花楼木织机在织造中以人工作为动力两人上下配合,而电动织机以电作为动力一人操作,人机合一便生产出精美的蜀锦锦缎。
上述工作完成后再行织造,织造工艺最大特点就是通经通纬。
(注:通经通纬意指织造时,各种颜色的纬丝直接通过经丝开口,经特殊工艺设计需要该种颜色出现时,就出现,不需要该种颜色时就隐去)。
小样设计→点意匠→纹织组织设计→纹板制作(挑花结本)
装造工艺设计(打瓤子)→提花机组装工艺→织造工艺设计→织机安装工艺设计
装造:
上机装造主要是指将甲子线(纤线)与花楼木织机的"爪拉子"连接起来,并且进行分扒分丛穿入花扒的作业。
定扒:
花扒是穿纤线的横架板。蜀锦花楼织锦机上机前需首先定扒数,即确定需要分几个花扒上机。花扒数确定的依据是花纹的长度和产品的纬密。
根据现存的蜀锦花楼织锦机的技术装备条件,一根纬线相当于一根过线(开一次口,投一次梭),一根过线相当于一块纹板。手工木质花楼织机改为电动花楼织机,使锦缎织物幅宽从60多厘米增幅到150多厘米,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花色品种、产量、质量、安全生产多大幅提高。
原料前处理→原料桑蚕丝选检→浸泡脱胶→烘晾→络丝→捻丝→并丝→复捻→成绞→精炼染色→络丝→成筒→整经→卷轴→接头→过结→试机(如果纬线是蚕丝就还要卷纬,行话称:打纡儿)
原料选用:经线为染色桑蚕丝,纬线为染色桑蚕丝或有光木浆丝或棉浆丝。(有光木浆丝、棉浆丝称为人造丝)。
而一般普通织锦原料的经、纬线一般都采用染色蚕丝或超细D(旦尼尔)的化纤丝,如:涤纶丝、锦纶丝、尼龙丝等。
仅"织造"一道工序,就涉及很多技能技艺,如打结(俗称挽疙瘩)、打纡儿(书面语言--卷纬)、拉花、投梭、转下曲、接头等。
如:投梭,就是把一个梭子从经线织口(俗称开口)中甩出来,是织造过程中看似很简单的一步,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把一个半斤左右重的梭子在经纬细腻的经线织口里流畅地甩出来,仅这一项技能的练习就需要花费3年的时间。
经过这样繁复的工艺和传统技织出的蜀锦,色彩明快、鲜艳,从不同角度欣赏,光线会反射出不同色彩,惟妙惟肖,细看图案,具有特殊的浮雕镶嵌式立体效果。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研织《卷草蝴蝶纹锦》

染色工艺
蜀锦的工艺与加工方法,是由桑蚕丝的特性所决定的。首先要缫丝(古称治丝),然后从纴(方形的丝框)上取下绞装生丝。
该丝是由若干根茧丝组成的,而每根茧丝又由上百根的微细纤维构成,这些微细纤维因借助丝胶凝合,即在生丝的表层包裹一层丝胶,手感粗糙而发硬,从而影响光泽和染色,并且在丝胶中还含有蜡质、灰粉及各种色素,必须先经浸泡、脱胶、络、并、捻、反、成绞、最后根据织物颜色的需要精练、染色。
汉唐时期,成都的锦工把处理后染成的丝线与其他丝织产品放在城南流江中洗濯,就地挂晾,流江沿岸即成染后洗涤的集中地。据此,流江古称"濯锦江"或"锦江"。
最得天独厚的是,"濯锦江"的上游之水来自高山雪水,江水清澈,水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氧化物和有机物,经草木媒染的丝线或提花锦缎织物在江中洗涤时又将金属离子及一部分有机物结合,结合物沉淀在丝线上,形成色淀的重媒染,使得蜀锦丝线或提花锦缎织物色泽更加艳丽,牢度更好。
蜀地农业与蚕桑业十分发达,种植和应用天然色素植物的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自成特色的染织工艺体系。色素与色谱比较齐全,特别是染红色,最为著名。
蜀锦又被称为"蜀红锦"、"绯红天下重"。蜀地染的蜀红锦,色彩鲜艳,经久不褪。
已知流传到日本的许多著名蜀锦,如"格子红锦"、"赤狮凤纹蜀江锦"、"唐花纹锦"、"铺石地折枝花纹蜀江锦"均是红色或以红色为地色。
蜀江锦残片 法隆寺藏,纹样始至陵阳公样
至今在日本的正仓院、法隆寺还珍藏着赤地鸳鸯唐草纹锦大幡垂饰、紫地狮子奏乐纹锦、狩猎纹锦等唐代的蜀江锦(蜀锦)。
此外,黄色、蓝色、紫色、黑色及其间色等染色工艺,有的一直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它是中国丝绸染色工艺留传下来的一件瑰宝,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四天王狩狮纹锦 法隆寺藏
蜀锦织造技艺,从纹样设计、挑花结本到挽花工、织工合作生产,一直秉承古老的传统。
要完成一件作品,从程序上说,主要需经历初稿设计、定稿、点意匠、挑花结本、装机、织造等几个重要过程。每一道程序又涉及到很多独特的技艺。其后虽有替代传统织锦的电动织机,其技艺原理与之相同。
蜀锦其价如金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上, 其制作的核心技艺是纹织组织工艺设计和装造技艺的有机结合。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研织《圣树纹锦》
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文化是伟大中华文明中的绚丽奇葩。
无数文献价值的考古实物和文字史料告诉世人,蜀锦对人类文明曾做出过巨大贡献,中国丝绸文化是人类文明金字塔上一颗璀璨明珠!